高效率換熱是優質產品的重要保障
發布日期:2018-12-10 11:42:13 瀏覽次數:201次
提要:采用高效的循環換熱方式,配合獨特的漩流噴射油炸裝置,換熱迅速,實現了低壓高效換熱、恒定低溫油炸。換熱效率是油炸設備夾層式靜態換熱的6~8倍,油:料比遠大于10。[文中敘述了—油脂換熱的原理、各種油炸機換熱條件對比的背景知識。]
油的加熱速度與換熱方式和換熱效率有關,這將直接影響到油炸時間和產品質量。本公司油脂加熱系統采用—外循環瞬間蒸汽(高效強制)動態換熱方式,其換熱面積是夾層蒸汽(低效層流)靜態換熱方式(目前國內其他油炸設備均采用此種夾層換熱方式)的幾倍,而且改靜態換熱為動態換熱,其換熱效率是靜態換熱的6~8倍,油料比也遠大于10,具有明顯優勢。(這里指以能效比較高的蒸汽為熱源的加熱方式,不包括能效比很低的電加熱方式。因為用電作為油炸熱源是極不經濟的!有的油炸設備采用電熱管、電磁或其他電加熱方式,由于電熱器表面熱負荷最低的也在200℃以上,更容易因過溫導致油脂快速劣化,產生大量致癌物)。
對比加熱實驗可以更直觀說明:在使用等量油脂條件下,將油溫從25℃升至100℃,采用夾層換熱方式的(蒸汽壓力0.4~0.5MPa),每升高1℃平均時間為38~42秒;采用本公司循環換熱方式(蒸汽壓力0.1~0.2MPa),每升高1℃平均時間為5~7秒,換熱迅速,實現了低壓高效換熱、恒定低溫油炸(油溫80~100℃),從而避免了物料在油炸中溢出的淀粉、糖類物質產生焦糖化反應(經實驗證實,在真空條件下,其反應溫度閾值為>100℃),使油脂劣變。
背景知識:經前處理過的待油炸物料中含有約60~70%的水份,在油炸初期的5~10分鐘內,有約70%的游離水迅速氣化形成二次蒸汽,帶走大量熱量,油溫快速下跌約50~60℃(真空也隨之快速下降),如不能及時補充熱量,果蔬制品“膨化”不好,則難以形成足夠的油、汽通道,結果是制品形態彎曲變形、口感硬實(“哏”)、含油、水率增加,質量下降。這里要引入—油料比的概念,油:料比越大油溫下降越小,反之則大。夾層式換熱的油:料比要求不低于10,一般為10~15(如果再要加大油:料比,不僅油炸機體積龐大,隨之而來的是油量增加帶來的油脂劣化加劇),而本公司動態循環換熱方式油料比大于35,但實際用油量卻很小。所以,只有快速提供熱量(并有迅速提升的真空匹配—使游離水氣化體積足夠大,以更大的勢能撐破細胞壁和組織間質、拉斷較長的纖維,從而形成良好的油、汽通道。),細胞組織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脫水、收縮、固化(植物蛋白凝固)過程,以形成大量通暢間隙,由已被扯斷失去拉力的纖維組織構成上述通道的支架,使水汽出/油進,快速完成初期脫水過程(又可稱之為初期“膨化”過程)。一旦“膨化”良好,最后的脫油則相應順暢(利用同樣的通道)。
需要特別指出的是:其他油炸設備采用夾層換熱方式的設備由于換熱效率低,必須提前蓄熱至110~120℃,才能勉強維持油炸初期需要的下限油溫,其代價是增加蒸汽消耗、蓄熱階段的高油溫會很快將油脂污染—導致果蔬脆片制品色澤暗淡、營養損失、風味欠佳,過氧化物很容易超標,還可能產生丙烯酰胺(兩者都是致癌物)!低溫油炸變成了“準高溫油炸”;生產廠為彌補換熱的不足,勢必加大設備的儲油量(以減少油炸初期油溫下跌幅度),隨之機身直徑、體積加大,能耗進一步增加;對于配套鍋爐的蒸汽壓力(0.4~0.7MPa)及規格的要求也相應提高,增加了用戶的投資和使用成本。
本公司已淘汰的第一、二代油炸設備也曾采用通常的夾層換熱方式,深知其弊端所在,所以第三、四代油炸設備(保護)均采用高效的循環換熱方式,配合獨特的漩流噴射油炸裝置,取得了理想的效果。